本笔记摘抄注整理自2025年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官方教材,以及轻松过关1。
【注意】绿字部分为补充内容或搜索了其他网络资料后的个人理解,无相关依据,可能有误,仅供参考。
9、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
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的基本思想是将公司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种:经营活动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金融活动是指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本的利用。
9.1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资产=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短期金融资产+长期金融资产)
负债=经营负债+金融负债=(经营性流动负债+经营性长期负债)+(短期金融负债+长期金融负债)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经营性长期负债)=(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负债)=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净负债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净投资资本
9.2 管理用利润表
金融损益指税后利息费用(也称净金融损益,通常为负数),经营损益指除金融损益以外的当期损益。
净利润=经营损益+金融损益=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管理用利润表的利息费用=金融负债利息-金融资产收益=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属于金融资产部分的资产减值损失-属于金融资产部分的投资收益
【补充资料】关于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税率有两种确定方法:
① 平均税率法(简化做法):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平均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平均所得税税率)
② 适用税率法:根据各自适用税率确定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Σ(各经营损益项目×其适用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Σ(各金融损益项目×其适用所得税税率)
9.3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9.3.1 从实体现金流量的来源分析
经营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企业生产的现金”,因此又称为实体经营现金流量,简称实体现金流量。企业的价值决定于未来预期的实体现金流量。
【补充资料】实体现金流量公式的理解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这里的思路与会计教材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里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思路类似,具体见CPA会计第23章。
1、+折旧与摊销
加上折旧与摊销是因为计算净利润时,折旧与摊销作为费用被扣除了,但是实际并没有现金流出企业,需要加回来。
2、-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增加说明钱出去了(比如买存货),流动负债增加说明钱进来了(比如借钱),营运资本增加说明增加的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总体钱是流出的。
以存货为例,期初存货200万,现金购买存货100万,销售存货结转成本40万,期末存货260万。实际现金流出了100万,40万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作为成本减掉了,还有60万藏在存货的增加里,需要减去。
又如,期初存货200万,现金购买存货40万,销售存货结转成本100万,期末存货140万。实际现金流出了40万,计算净利润时作为成本减掉了100万,需要加回60万。
只有营运资本的净增加才会影响现金流,它反映了对营运资本的额外投资,可以理解为多垫付的资金。同样的,营运资本的净减少可以理解为收回垫付资金。两者都是不影响损益,但是影响现金流的。
3、-资本支出
与营运资本思路类似,只不过多了个折旧与摊销。资本支出要用原值计算,如果给的是账面价值,要把折旧和摊销加回。
比如年初报表列示固定资产为100万,期间计提折旧50万,期末购买200万新资产。那资产负债表期末的固定资产就会列示为250万。如果用期末直接减去期初=250-100=150为错误结果,实际资本支出=(250+50)-100=200万。也可以用净经营长期资本的增加数+折旧摊销直接计算=(250-100)+50=200直接计算。
如果新购买的200万资产也计提了折旧20万,则期末列示为230万,资本支出=(230+20+50)-100=(230-100)+(50+20)=200,计算结果一致。
【补充资料】实体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是真正按现金流入和流出金额计算的,符合收付实现制。主要用于分析企业现金运作能力。
实体现金流量虽然带现金流量四个字,但并不是实际现金流,它是一个“准现金指标”,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调整而得来的。实体现金流量不等于“现金流量”或“现金变动”,它是“企业生产的现金”,更像是一个“理论上可用于自由分配”的现金。不属于三大报表,常用于估值分析、CFA。
实体现金流量和现金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例如实体现金流量为正说明经营带来现金能力强,但如果用这笔钱去大量还债或分红,“现金”可能反而减少。又如实体现金流量为负时如果大量借入现金,“现金”可能反而增加。
9.3.2 从实体现金流量的去向分析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的用途(或去向)可以分为两部分:
① 债务现金流量:包括支付利息、偿还或借入债务以及购入和出售金融资产。
② 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股利分配、股份发行和回购等。
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金融现金流量
即经营现金流量=金融现金流量。
组合等式
甲公司2024年的税后经营净利润为250万元,折旧与摊销为55万元,经营营运资本增加80万元,分配股利50万元,税后利息费用为65万元,净负债增加50万元,公司当年未发行(或回购)权益证券。
债务现金流量=65-50=15,股权现金流量=50 → 实体现金流量=15+50=65 65=250+55-80-资本支出 → 资本支出=160 |
9.4 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权益净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三个驱动因素: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可进一步分解为税后经营净利率和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税后利息率和净财务杠杆。
注意管理用报表各项目的对应关系,例如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净经营资产,不对应。
10、财务预测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10.1 财务预测的意义
狭义的财务预测仅指估计公司未来的融资需求,广义的财务预测还包括编制预计的财务报表。
① 财务预测是融资计划的前提:外部融资需要提前安排融资计划,金额需要财务预测。
② 财务预测有助于改善投资决策:融资不能满足时需根据筹到的资金安排投资项目。
③ 预测有助于应变:预测可以提高公司对不确定事件的反应能力。
10.2 财务预测的步骤
第1步:销售预测
① 一般把销售数据视为已知数,作为财务预测的起点。
② 预测过少可能导致准备不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失去盈利机会,丧失市场份额。
③ 预测过多可能导致设备闲置和存货积压,降低周转速度,降低权益净利率,股价下跌。
第2步:估计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
① 通常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出经营资产和营业收入的函数关系,据此预测所需经营资产的金额。
② 大部分经营负债也是营业收入的函数,据此预测经营负债随营业收入的自发增长数,减少外部融资额。
第3步:估计各项费用和利润留存额
① 假设各项费用也是营业收入的函数,据此估计费用和损失,在此基础上确定净利润。
② 净利润和利润留存率共同决定所能提供的利润留存额。
第4步:估计所需外部融资需求
根据预计经营资产总量,减去已有的经营资产、自发增长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和内部提供的利润留存,便可得出外部融资需求。
10.3 财务预测的方法
10.3.1 销售百分比法
销售百分比法假设相关资产、负债与营业收入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然后根据预计营业收入和相应的百分比预计相关资产、负债,最后确定融资需求。
销售百分比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粗略的预测方法。现实中不可能保持稳定百分比。如不采用多次迭代法,而是假设预计营业净利率可以涵盖借款利息的增加,也未必合理。
10.3.2 回归分析法
财务预测的回归分析法,是利用一系列历史资料求得各资产负债表项目和销售收入的函数关系,然后基于预计营业收入预测资产、负债数量,最后预测融资需求。
各项经营资产(或负债)=a+b×营业收入 各项的ab不同,需分别求解
完成资产、负债项目的预计后,其他计算步骤与销售百分比法相同,即①②不同,从③开始相同。
销售百分比法和回归分析法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销售百分比计算各项经营资产(或负债),后者通过回归分析的函数关系计算,后者计算出来的结果更精确。
10.3.3 运用信息技术预测
影响融资需求的变量很多,如产品组合、信用政策、价格政策等。这些变量的预测模型在手工条件下非常难求解,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方可完成。
最简单方式是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电子表格计算过程与手工操作几乎没有差别,但所构建的财务模型是动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输入变量,反映不同假设条件或策略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希望达到的结果,进行反向求解。
例如,不但可以根据既定的销售水平预测融资需求,还可根据既定资金限额预测可达到的销售收入。
由于企业对信息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从业务流程自动化向决策支持智能化发展,联机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成为未来财务预测的主要工具。这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帮助企业智能化地分析业财一体化数据,作出归纳性推理,挖掘潜在模式,预测客户行为和市场反应,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减少风险,把握机遇。
【补充内容】融资总需求和实体现金流量
1、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Δ净经营资产
2、融资总需求=净经营资产期末-净经营资产期初=Δ净经营资产
两者都涉及Δ净经营资产,也就是说可以得到公式:
3、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融资总需求
对于这个公式的个人理解:
今年通过经营赚的钱,也就是税后经营净利润,需要减去扩张需要增加的净经营资产,然后得到理论上可以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钱(实际是否分配不一定)。扩张需要增加的净经营资产金额是等于融资总需求的金额的,这个融资可以靠出售金融资产、动用内部留存收益、向债权人和股东筹集的资金,然后最终结果是实际理论上可以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的钱。
扩展一下,即使实体现金流量>0,即存在可分配债权人和股东的钱,但如果企业完全不打算动用留存收益和金融资产,也就是说虽然不缺钱但一毛不拔,那也是需要向债券人和股东融资的。这种情况下3的等式就会出现左边有可分配的钱,右边又向债权人和股东借钱的情况,这是人为制造融资需求,即主动融资,是现实中企业“负债率高却账上躺着很多现金”的一种典型情形。主动融资的优缺点如下:
11、增长率与资本需求的测算
销售的增长往往需要资本的增加,因为销售增加通常会引起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增加。销售增长得越多,需要的资本越多。从资本来源看,公司实现增长有三种方式:
① 完全依靠内部资本增长:有限的资源会限制发展,无法充分利用扩大公司财富的机会。
② 主要依靠外部资本增长:增加债务会使财务风险增加,增发股票会分散控制权和稀释每股收益。
③ 平衡增长: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按照股东权益内源融资的增长率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销售增长。这种增长不增加财务风险,一般也不会消耗公司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
11.1 外部资本需求的测算
11.1.1 外部融资额与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沿用上例,假设该公司本年计划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销售增长率为33.33%。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6667-0.0617-(1.3333÷0.3333)×4.5%×70%=47.9% 外部融资额=(4000-3000)×47.9%=479 如果营业收入增长500万,即销售增长率为16.67%。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6667-0.0617-(1.1667÷0.1667)×4.5%×70%=38.5% 外部融资额=500×38.5%=192.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不仅可以预计外部融资额,还可用于调整股利政策和预计通货膨胀对融资的影响。 ① 调整股利政策:如果预计销售额增长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6667-0.0617-(1.05÷0.05)×4.5%×70%=-5.65% 外部融资额=3000×5%×(-5.65%)=-8.487 不仅没有外部融资需求,还有剩余资金8.475万元可用于增加股利或进行短期投资。 ② 预计通货膨胀影响:预计明年通货膨胀率为10%, 公司销量增长5%。 含通货膨胀的销售增长率=(1+5%)×(1+10%)-1=15.5%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6667-0.0617-(1.155÷0.155)×4.5%×70%=37.03% 外部融资额=3000×15.5%×37.03%=172.19 即使销售不增长,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也需要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6667-0.0617-(1.1÷0.1)×4.5%×70%=25.85% 外部融资额=3000×10%×25.85%=77.55 |
【补充资料】含通货膨胀的销售增长率
若存在通货膨胀,预期营业收入=P×(1+通货膨胀率)×Q×(1+销量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预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P×(1+通货膨胀率)×Q×(1+销量增长率)-P×Q]/(P×Q)=(1+通货膨胀率)× (1+销量增长率)-1
11.1.2 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分析
①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同向)
② 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反向)
③ 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时,销售增长率(同向)
销售增长率为正数并不表明就需要从外部增加资金,只有销售增长率大于内含增长率才需要。
④ 股利支付率<1时,营业净利率(反向)
⑤ 营业净利率>0时,股利支付率(同向)
⑥ 可动用金融资产(反向)
注意极端点:当股利支付率为100%时,营业净利率对外部融资需求无影响;当营业净利率为0时,股利支付率对外部融资需求无影响。
【补充资料】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程度
这是教材里截的图,反映了在不同营业净利率下,外部融资需求随股利支付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单从绝对值变化来看,同样股利支付率从30%→100%,营业净利率为10%时外部融资需求从325→605,增加280万;营业净利率为4.5%时外部融资需求从479→605,增加126万。看起来营业净利率越高,敏感度越高。
但从另一个角度,营业净利率为4.5%时,最低都需要425万外部融资额,最高605万;营业净利率为10%时,最低需要205万,最高605万,一直是低于营业净利率为4.5%时的需求量。从整体融资需求水平看,营业净利率越高,敏感度越低。
11.2 内含增长率的测算
11.2.1 内部增长率的相关概念
没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不进行外部融资,只靠内部积累(即增加留存收益)实现的销售增长率被称为“内含增长率”。
①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额=0。
②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额>0(追加外部融资)。
③ 预计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外部融资额<0(资金剩余)。
11.2.2 内部增长率的公式
11.3 可持续增长率的测算
11.3.1 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不改变经营效率(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不变)和财务政策(资本结构和股利支付率不变),其下期销售所能达到的增长率。
【补充资料】关于5个基本假设
1、营业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不变: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2、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不变: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可持续: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但具体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的增长率不一定等于收入增长率
内含: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与收入等比例增长,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变
3、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不变:总资产增长率=总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4、股利支付率不变:利润留存的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注意】利润留存的增长率≠利润留存率。利润留存率是固定值,利润留存=留存收益的增加额
5、不增发或回购股票:股东权益增长率=利润留存的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利润留存的增长率
【补充资料】关于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是稳定扩张的增长率,只要这五个假设不变,实际增长率就会等于可持续增长率,企业可以一直稳定扩张。一旦这几个假设的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实际增长率就会偏离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只是衡量增长率的一个指标,是企业稳定扩张的增长率,不是说不能超过这个增长率。只要能解决快速扩张带来的财务问题(比如市场能否接受扩张带来的产品、资金链是否安全等),完全可以高于可持续增长率。反之,如果收缩更有利,也可以低于可持续增长率。
11.3.2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补充资料】可持续增长率与内含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与内含增长率都是销售增长率,且都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但还是有点区别:
① 可持续增长率可以增加金融负债(维持原有负债/权益结构),内含增长率不得外部融资(但经营负债自然增加)。
② 内含增长率要求无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因为禁止外部融资),可持续增长率无这个要求。
③ 内含增长率要求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营业收入比不变(即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不变),可持续增长率要求四个比率都不变。
④ 可持续增长率计算可以不利用管理用报表,内含增长率需要利用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⑤ 可持续增长率衡量企业健康稳定扩张的潜力,内含增长率衡量企业最基本的“自力更生”增长能力。
11.3.3 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① 现象
a.20×2年: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保持了基期的状态(即20×1年的状态),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均为10%,公司处于均衡增长状态。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均按10%增长。
b.20×3年:权益乘数提高,可持续增长率上升为13.64%,实际增长率上升为50%。
借入借款,提高财务杠杆,提供了高速增长所需的资金。
c.20×4年:权益乘数降为高速增长前的水平,可持续增长率恢复为10%,实际增长率下降为-16.67%。
归还借款,使财务杠杆恢复到高速增长前的水平,同时使总资产减少。在资产周转率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减少使销售额比20×3年下降16.67%。
d.20×5年: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保持了基期状态(20×4年状态),又处于均衡增长状态。
② 结论
a.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实际增长率。
如果企业不断增加的产品能为市场接受,可以永远持续发展下去。
b.四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比率提高,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实际增长率。
企业不可能每年提高这四个财务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长继续下去。
c.四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比率下降,上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本年实际增长率。
d.如果四个财务比率已经达到企业的极限,只有通过增发新股才能满足更高销售增长率对资金的需求。
甲公司2025年不发行新股或回购股票,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D )。
A.2025年可持续增长率=2024年可持续增长率 B.2025年可持续增长率=2024年实际销售增长率 C.2025年实际销售增长率=2024年实际销售增长率 D.2025年实际销售增长率=2024年可持续增长率 题目没有说2024年满足可持续增长的假设条件,因此选项B、C错误。 |
11.3.4 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持续增长率
【补充资料】通过预计销售增长率求5个假设
只要同时满足总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这3个假设不变时,预计销售增长率等于预计可持续增长率。
① 总资产周转率不变 → 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② 资本结构不变 → 总资产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③ 不发新股或回购 → 股东权益增长率=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期初所有者权益=预计可持续增长率
结合以上三点可以得出预计销售增长率=预计可持续增长率。
也就是说,营业净利率和利润留存率对销售增长率的公式没有影响,不管这两个是什么数,只要另外3个假设不变,销售增长率都是不变的,即营业净利率和利润留存率可以用销售增长率倒推得到。